日前,记者从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联合会公布的2016年石化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名单中获悉,云天化股份旗下天安化工以0.227(吨标煤/吨P2O5,下同)的成绩连续第五年获评磷酸二铵能效领跑标杆企业,这在二铵行业独此一例。惊叹之余,记者对天安化工相关部门和领导进行采访发现,五年领跑二铵行业能耗最好成绩的背后,是天安化工对节本降耗苛刻追求的结果。
天安化工是我国首次将磷酸二铵“836”配套装置(80万吨硫酸、30万吨磷酸、60万吨磷铵)实现国产化的大型国企。该企业磷肥生产厂长段思勤告诉记者,十多年的老装置能够五年能效领跑,要归功于企业在技改、管理、环保三个方面的完美坚守。
技改无止境 强化硬实力 从2005年投产至今,两套“836”装置已经历大小超过千次的“手术”,持续的技改创新让老装置至今活力焕发。
“能耗要比同行低,必须不断技术改造和创新。每次机组检修之前,我们会提前关注业内领先技术,趁着检修空挡实施节能改造项目。” 段思勤说,天安化工近几年持续开展湿法磷酸串级浓缩改造、磷酸二铵管式反应器改造、磷炉尾气热源改造、磷酸一铵翅片换热器改造等系列项目。正是这一个个技改项目,降低了能耗。
据介绍,2014年实施的磷炉尾气热源改造项目直接把当年累计能耗从0.255拉低至0.236,而2015年实施的磷酸二铵管式反应器改造项目,又将累计能耗从0.236降至0.217。
2015年,天安化工正是凭0.217的能耗成绩,稳稳拿下当年二铵能效领跑冠军。
管理要对标 比拼出成绩 技术改造带来硬实力,而对标管理和持续比拼则让技改成为企业常态。
一方面,天安化工强化对标管理制度,初期建立了十四项能源管理标准,要求员工严格按照标准开展能源目标指标管理;2016年,天安化工又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,建立能源管理中心,进一步完善能效对标管理数据库,制定《能效对标管理方案》并严格按照方案开展能效对标管理。
另一方面,积极与国内外同行进行能效指标比较和比拼,把优秀同行的能效作为靶标。去年3 月份,天安化工对旗下15 个重点用能单位实施达标对标管理,开展磷酸二铵、磷酸一铵、合成氨、硫酸等主要产品的物耗、能耗对标活动。“每月都要分析能耗达标对标情况,提出能耗不达基准值、目标值解决措施。在对标和比拼中,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才能创水平、上台阶。”天安化工工艺副总工程师、生产管理部部长刘开宇说。
三废要变宝 节本又降耗 循环经济是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。刘开宇告诉记者,天安化工利用自身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优势,将各类三废变废为宝,降低生产成本低同时更提高了能效。
回收硫化氢替代硫磺、回收磷炉尾气替代磷肥燃煤、回收煤泥替代部分焦粉、回收硫铵液为磷肥系统所使用、废水梯级回收……等等,循环经济产业链也成了效益链、节能链。
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。去年天安化工一期磷酸二铵装置磷炉尾气系统投入使用,回收利用磷炉尾气的同时不再使用燃煤,结合天安化工二期磷酸二铵装置、重钙装置磷炉尾气回收利用项目,全年共使用磷炉尾气1552 万标方,节能1 万余吨标煤。
“天安化工是云天化股份旗?装置最齐全、产业链最完善、工艺最先进的磷肥生产企业,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潜降本增效,发挥国产二铵的能效竞争力优势。”天安化工总经理郭成岗如是说。(中国化工报)